中国有几个人拿过诺贝尔奖

中国有几个人拿过诺贝尔奖

中国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杨振宁、屠呦呦、莫言。

1、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拥有众多的职位和头衔。他在物理学上最大的成就是他的“杨米尔斯方程”,这个方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但是在物理学领域却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是一个可以“提高整个物理学的高度”的理论。因此迅备,有人形容它是继20世纪的爱因斯坦、费米之后,第三位知识全面、才华横溢的“物理学全才”。

2、屠呦呦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她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多年。2011年,她带领研究团队发明开发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这是疟疾控制研究的重大进展。青蒿素是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有效药物,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挽救了无数疟疾患者。2015年10月,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屠呦呦因这一成就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3、莫言

莫言是另一条赛道的赢家。本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他以《红高粱》、《檀香刑》、《蛙》等作品,将思乡、怨恨的复杂情感发挥到极致,是寻根文学的集大成者。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项综述

诺贝尔奖包括由诺贝尔基金会官方颁发的6个奖项,分别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规定:“奖金数额可以在两份工作成果之间平均分配,每份灶禅工作成果都应被视为可获奖。如果一份工作成果是由两个或三个人完成的,则应共同奖励。在任何情况下,奖金数额均不得超过三人。”隐昌尘

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规定:“如果没有找到足够重要的工作成果,这笔奖金将被保留到下一年。如果即便如此,仍不能授予该奖项,则应将其金额添加到基金会的资金中。”

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

1.保罗·罗默

保罗·罗默(Paul M.Romer),生于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建立者之一。现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18年10月8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保罗·罗默和威廉·诺德豪斯共同获奖,以表彰二人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

2.本庶佑

本庶佑(Tasuku Honjo),1942年1月27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毕业于京都大学,免疫学哪洞家。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特别教授、静冈县公立大学法人理事长,文化功劳者。2018年10月1日,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共同获李纳枯奖,以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茄敬方面的贡献”。

中国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

截至目前,中国一共有11位诺贝尔获奖者。中国籍的3个分别是杨振宁、屠呦呦、莫言。华裔有8个,分别为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

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均为中华台北籍贯;均为中华民国籍。其中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1964年2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后放弃美国国籍)。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文学家)。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正(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科学家),是首位获科学类诺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1976年,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搭棚兄40岁。

1986年,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

1997年,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祖籍江苏太仓)获得诺贝尔物知袭理学奖,时年49岁。

1998年,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平顶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

2000年,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首位圆中文作家诺奖梦。

2008年,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祖籍浙江杭州)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9年,高锟(1933年生于上海,英美双国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哪些?

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

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

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

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

1951年:科克罗夫特(英国)、沃尔顿(爱尔兰)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

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

1970年: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中码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

1982年:K·G·威尔逊(美国)提出重整群理论,阐明相变临界现象

1999年:H·霍夫特、韦尔特曼(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2004年:卖雹哪戴维·格罗斯(美国)、戴维·普利策(美国)和弗兰克·维尔泽克(美国),为表彰他们“对量子场中夸克渐进自由的发现。”

2007年: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肆简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

2008年:日本科学家南部阳一郎,表彰他发现了亚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提出了对称性破坏的物理机制,并成功预言了自然界至少三类夸克的存在

2013年: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理论预言获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6年:三位美国科学家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因在理论上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以及在拓扑相变方面作出的理论贡献分享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9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因宇宙学相关研究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士科学家米歇尔·马约尔和迪迪埃·奎洛兹因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0年: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德国天体物理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和美国天文学家安德里亚·格兹共同获得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明白诺贝尔奖的获得者__中国有几个人拿过诺贝尔奖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一束青草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