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心中的“洛神”是甄宓吗?死那么惨,专家的说法不通

曹植心中的“洛神”是甄宓吗?死那么惨,专家的说法不通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宓,是建安时期出了名的美人。美人结局多不好,温良谦恭的美人更甚。

甄宓(183.1.26—221.8.4),谥文昭皇后,史称“甄夫人”,中山郡无ji县人。父亲甄逸曾任上蔡县令,家境一直不错。命苦的是,3岁上,父亲就去世了。

甄宓从小聪明懂事。一般3岁的孩子,都还不知道“死”是怎么回事,甄宓却在父亲去世的时候悲恸不已。没有了父亲,一般的女孩就是小心谨慎地长大,然后等待嫁人,甄宓却坚持要读书。哥哥笑她,女子读书有什么用? 她回答说,贤德女子读书,能借鉴到书中古人的做法。不读书,从哪里去借鉴?

建安中期,袁绍让他的小儿子袁熙娶了甄宓,本也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却是好景不长。建安9年,曹操率军攻下了邺城。曹丕听说甄宓美貌jue伦,抢先一步进了袁府。袁绍父子坚守幽州,袁府只有妇女家小留守。甄宓披头散发、满面污垢躲在婆婆身后。

曹丕撩开甄宓额前头发,替其擦拭脸颊,果然姿容jue色。便向曹操请求,要娶甄宓。 曹操也垂涎甄宓美貌已久,只是被儿子抢了先。不得已,只好答应。

初得甄宓,倒也是百般宠爱。甄宓持重端庄,性情良善,又知书达理,深得曹操夫妇喜爱。甄宓又为曹丕生下一双儿女。儿子曹叡,就是后来的魏明帝。女儿为东乡公主。按照剧情发展,甄宓应该是福禄双全的命。

可是,世子之争,应该为甄宓在曹丕心里埋下了D一颗钉子。曹植有才,又多善良,曹丕要对曹植下狠手,甄宓劝他顾及手足之情。曹丕当时也没说什么。

随后,曹丕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公元220年,曹丕继魏王。郭女王出现了,李贵人、阴贵人都受宠了。废帝刘协,做了山阳公,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也送给了曹丕。

黄初元年,曹丕洛阳称帝。对甄宓越来越冷落。黄初二年,留在邺城的甄宓,心情苦闷,写了一首《塘上行》,“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郭女王因为美貌,也因为在世子之争上为曹丕出陆蚂谋划策出力不少而得宠,于是,落井下石,将甄宓在诗中的怨气添油加醋说给曹丕听。这首诗成了郭女王为甄宓钉在曹丕心里的D二颗钉子。

曹丕听到传言,大怒,赐死了甄宓,还恶毒地以“披发覆面,米糠塞口”让其下葬。

太令人发指!可怜的甄宓,没想到就这样惨死在曾经挚爱的人手中。

各位看官,又不明白吧?就这样一首诗,值得曹丕那么仇恨得对待曾经百或悉稿般宠爱的、并且育有一双儿女的女人吗?如此行径,不是应该有刻骨的仇 恨才做得出来吗?

史料上,专家的口中,都说是因为这首充满怨气的诗,被郭女王陷害。但曹丕是君 王,不是傻 子,不是混混,读不懂这首诗的思念吗?

所以,本人认为,症结不在这里。

传说中,说曹植曾经向甄宓求爱。甄宓死后,又有人中伤、陷害曹植。曹植进宫亲 自面君解释。曹丕原谅了他。在宴会上,曹丕将甄宓用过的枕头赐给曹植。曹植大醉而归,途径洛水,思念伤悲而作《洛神赋》。高中教材的参考资料也是这么说的,说《洛神赋》中的洛神原型就是甄宓。

但是,很多史料、专家都分析,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不是甄宓,而是他的发妻崔氏。理由一,曹丕得到甄宓时,曹植才8岁。二是,甄宓在黄 初二年被赐死,《洛神赋》是黄初三年写的。

如果不是,就那首诗的所谓“怨气”,会让曹丕如此歹毒地对待甄宓?说不过去!

曹丕刚得到甄宓的时候,两人还是恩爱过一段时光的。男人善变,曹丕好 色,喜新厌旧,薄情寡义,都可衫孝以理解。但甄宓又不是善妒的人,相反,她端庄,贤淑,宽容,是识大体的。

在曹丕宠爱郭女王,李贵人,阴贵人等后,甄宓失落是难免的。写诗发泄怨气也是正常的。被冷落,失宠,可以理解,但因为一首思念多于怨气的诗而被赐死,不合常理!

历史 上,后宫多少女人嚣张跋扈,明争暗斗,惹出多少事来,赐死的妃嫔尤其皇后还是少之又少。而“披发覆面,米糠塞口”这么恶劣的下葬手段,不亚于掘坟鞭尸的歹毒,更是少之又少!何况,是一个深爱过的,没有任何过错的女人!

实在说不通,应该是恨!

历史 上,没有资料显示,曹操跟甄宓扒灰,曹植与甄宓暧 昧,那恨从何来?

从正常 情感 角度分析,“一女乱三曹”确是后人杜撰的,是对 历史 上的甄宓的不公。但是,曹操是喜欢甄宓的,只是被儿子抢了先,这应该是事实。即便曹丕娶了甄宓之后,曹操还是非常维护甄宓这个儿媳妇的。

至于说曹植,虽然小甄宓很多,但才子不是多情吗?雨果8岁不是也爱上了一位贵夫人,还为她写了一首诗吗?曹植为什么就不能在幼小的心里喜欢甄宓呢?

曹植的处境一直不好,几次差点丧命。对甄宓的喜爱一直埋在心里。甄宓死了,他也不敢流露出什么。黄初三年,也许因为醉酒,也许因为自己的艰难处境,感时伤己,又思念成河,路过洛水,才一发不可收拾,写下了《洛神赋》,这是说得通的。

甄宓与曹操、曹植父子清清白白,但架不住父子心里对她的情分。这才是曹丕心里的刺!

曹丕数次想置曹植于死地,等有了新欢后,一点点小事都能燃起旧恨,这种“恨”转嫁到甄宓身上,造成了甄宓zui后的结局。这才合乎情理。

帝 王之家,贤惠的女人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有手段的女人才有地位的稳固。

“本是中山郎,花容动九州”,可惜,可叹!

水月洛神 洛神和甄宓是一个人吗

在大型舞剧《水月洛神逗腔》中,甄宓就是曹植心目中的洛神,这两者是一体的,有关的解释如下:

一、简介这部舞剧并说明洛神就是甄宓:

《水月洛神》以曹植的传世名篇《洛神赋》、《七步诗》和中原洛神传说为依托,以曹丕、曹植二人的兄弟相争和战乱中【一个美丽女人甄宓的命运遭遇为线索】,巧妙的将"诗书礼乐舞"融汇一堂,揭示了现代人对古典艺术美的探究与理解,为观众细腻的描绘出一段跨越千年的凄美之恋。

二、从剧情角度解析洛神就是甄宓:

1、序幕

《水月洛神》

风清月明夜,淼淼洛水边。

曹植独立寒波,他在幻觉中隐隐地见到了美轮美奂的洛神。她是那样美丽动人,好像触手可及,但人神相隔,似乎永远无法亲近……

2、上半场

声声战鼓惊醒了睡梦中的曹植,侍从们忙为他更衣。曹植和曹丕相会在校场,兄弟二人,禀性各异,却都胸怀大志。紧紧握住的双手,温暖着兄弟情谊,然而,权力的长剑,却撕开了地位的悬殊,把二人的前路劈成殊途!

三国战火纷飞。曹丕、曹植跃马疆场,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袁氏宫中,面对战争灾难,甄宓操抚古琴,悲切地抒发一个女人的战乱感怀。曹植闻声感动,内心里引为知音。曹丕带队冲进袁府内厅,被甄宓的绝世美貌惊呆,长剑锋利,甄宓为曹乎指笑丕掳走。曹植手捧甄宓所操之琴,怅然若失。

曹丕府中,庆贺凯旋,觥筹交错,莺歌燕舞。曹丕的众士华服高冠,颐指气使。曹植和他的拥戴者们则是风流倜傥,技压全场。可是面对这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甄宓倍感女人命如浮萍,强权谁能抵抗?!曹丕和甄宓的婚礼开始了,曹植坠入内心的深渊。

3、下半场

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宁静的水面,月光下,甄宓对影起舞,只有这如水之夜,她才能释放出真实的自我。同样感召于明月的曹植,悄悄给甄宓送还了那只战乱中遗失的古琴。

曹丕也没有入睡。他的内心总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缠绕着,才高八斗的曹植像个心魔一般威胁着自己的王位,岁含甄宓也似乎投怀于自己的兄弟。猜忌,像无数面镜子晃着曹丕的眼睛,让他更加慌乱!

忍受不住心灵折磨的曹丕痛下决心,为了捍卫自己至高的权利,剑指曹植,命曹植作诗,欲加死罪!曹植七步成诗,字字血泪,句句惊雷。面对血浓于水的亲情呐喊,曹丕手中长剑终究无法决然落下……

曾经的一切,刹那间化为乌有,濒临崩溃的曹植,面临被放逐的命运。深宫冷月中,一尺白绫下,甄宓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凄美的句点。

4、尾声

被放逐的曹植来到了淼淼洛水边。他怀着对甄宓的无限思念,心力憔悴的进入梦乡,梦中缓缓走向美丽的洛神,人神相慕。他们在洛水薄雾里自在畅游,盘旋回舞,飞上九天……

洛神甄宓,为什么说是让貂蝉都自惭形秽的女人?

提到古代的美人,人们总会想起四大美女:貂蝉、西施、王昭君、杨玉环。确实,这四位都是历史记载中倾国倾城的绝色女子。然而,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个令无数男子倾倒的美人,甄宓。这位被称为洛神的女子,虽不如四大美女那般出名,却也有着传奇的人生,人们更可以在曹植的《洛神赋》中窥见其美好。诗中写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这些美好的词汇,让人虽然无缘得见甄宓的真容,却也知道这必是一位国色天香的女子。

甄宓幼时就是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人。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硝烟四起,老百姓经常食不果腹,真真是“路有冻死骨”,而甄宓家是当地的大家族,因此家中屯粮颇多,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过的很富足。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往往越有钱的人越容易发财,甄宓的家族也是如此,在战乱中,甄家利用国难赚了不少金银。而甄宓内心却非常难过,她认蠢渣察为老百姓衣不蔽体,生活困难,自己家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还只想着挣钱。于是,在她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家族的人纷纷拿出钱财分给穷人。而甄家的善举也感动了其他富户,纷纷开仓救带茄济穷人,被传为佳梁孙话。

后来,甄宓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丕,不仅持家有道,更是对婆婆十分孝顺、恭敬。平日里对婆婆照顾的无微不至,不仅端茶倒水、凡事亲自亲为,更是不管是生活中的大小事,都一定尊重婆婆的意见。后来婆婆生病,甄宓不能陪伴左右,她就日夜难安,经常写信给婆婆关心她的身体,直到婆婆好起来才放心。因此甄宓的孝顺也被人们所赞扬和传颂。

加上甄宓聪明又学识广博,所以,虽然她不在四大美女之列,却也被人们称为“洛神”,甚至被后人说成让貂蝉都自惭形秽的女人。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洛神甄宓的信息了解不少了,一束青草希望你有所收获。